两岸电影创作论坛在京举行,台湾电影人怎么看大陆市场?
两岸电影创作论坛在京举行,台湾电影人怎么看大陆市场?
2019年5月28日,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两岸的影视专业人士、学者与青年电影创作者,针对“两岸影视人才的培育以及影视市场的发展”展开探讨。
本次主题论坛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常务副主任王海洲教授主持。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行、台湾著名导演朱延平、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王海洲教授、台湾电影文化产业协会理事长陈志宽、台湾电影制作发展协会理事长吴高雄、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陈俊荣等两岸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围绕两岸电影的当下创作与历史溯源,从人才、资金、政策、票房等方面审视了两岸电影的创作成就与交流缺憾。两岸电影人比较了两岸电影市场的规模,研究了台湾电影人才在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张丕民
张丕民结合当下两岸电影创作情况指出,人才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大陆和台湾同根同祖,希望两岸电影人齐心协力,共同拍好中华民族电影。
李行
李行导演则表示:影视市场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希望年轻一代的电影人要有市场观念,在实现自身创作诉求的同时,共同推进两岸电影市场繁荣。
胡智锋
关于电影人才的培养,胡智锋教授提出:未来大陆电影市场的规划在不断扩大,未来的电影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国际型、复合型、工匠型这三种类型。他建议在在两岸电影论坛的框架下,再做更细致更深入的合作与研究。从大学生电影节,到顶尖电影人互动还有两岸人才培养的合作,都需要专项推进。
朱延平
朱延平导演则为到场嘉宾分析了目前台湾电影市场的状况。由于台湾市场整体规模较小,致使近两年台湾电影的发展面临巨大困难。此次参加两岸电影展他表示,十分感谢内地市场的开放,希望台湾电影人要珍惜机会,与大陆观众和创作者们多做交流。
谢建华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谢建华教授在会前特意观看研究了本次电影展的所有作品,在电影创作方面他表示,两岸人民的情感是共通的,两岸电影在华语电影的格局下应该是合而不同的。两岸电影合作应该着眼于市场机械性操作的转变与美学的创造。故事层面应该聚焦共通的生活经验,美学应该呈现从形散到神聚的过程,借助两岸人民的情感共识进行有效的调度。我们对中国电影创造出有温度的情感叙事抱有热切的期待。
黄朝亮
电影《寒单》的导演黄朝亮曾多次参加两岸电影展,回顾这十年两岸电影人的交流他说:“我花了快10年时间在两岸电影交流的事情上,这么多年走下来很辛苦。我希望两岸电影人可以搭建起一个更专业更融合的平台,来促进两岸电影人的合作和发展。我希望我们后面的年轻人不用像我们走的那么辛苦。”
洪子烜
《狂徒》的导演洪子烜作为台湾新生代创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从台湾年轻人的角度出发他表示,台湾的创作者对于大陆可能没有那么熟悉。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讲虽然对大陆很多电影十分有兴趣,但是苦于找不到渠道加深了解。虽然现在台湾的学校已经开始引进相关的课程,但加深了解还需要时间。
据悉,“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坛是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的特别版块。“两岸电影展——台湾电影展”旨在通过电影展映和两岸电影学者论坛交流,扩大两岸电影的影响力,同时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两岸电影和文化的机会。自2009年起,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电影展。
经过两岸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两岸电影展”不仅获得各方好评,也进一步加强了电影人的情感交流,在激励两岸电影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贡献斐然,成为了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
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于5月25日—5月31日在北京和承德两地举行,展映《狂徒》《寒单》《山的那一边》《疯狂电视台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小美》6部影片。后续,大陆电影代表团还将赴台湾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