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唤熊网 > 社会 > >正文

​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反思

摘要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反思 王小广 / 文 近期,我们看到,学术界对产能过剩论多持批评态度,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我国搞市场经济,产能过剩不是重要问题,有的话也是相对过剩,市场...

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反思

王小广 / 文 近期,我们看到,学术界对产能过剩论多持批评态度,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我国搞市场经济,产能过剩不是重要问题,有的话也是相对过剩,市场经济就是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交替,是自然规律;二是不承认我国有任何产能过剩问题,认为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房地产也不过剩,钢铁、水泥已经占全球一半左右产量的产品也不存在过剩问题。

实际上,近期一些西方国家提到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针对的只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不是我们其他产品的过剩。这一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清楚看到,他们的制裁目标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新竞争优势的产品。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作了区分,那么,我们是否也要加以区分、以求精准应对?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两类产能过剩不加区分,对我国自身发展也是不利的。

严格区分两类产能过剩:一类是相对过剩,新能源产业如果有产能过剩的话,那无疑是相对过剩;另一类则是我国一些传统工业面临的不是相对过剩,而是面临绝对过剩问题。

我们不能轻视现存的这种绝对产能过剩问题,这意味着这些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处于末期,某些传统产品的产量与需求都达到峰值,并出现了显著的报酬递减问题。应对办法,不是增加产能和产量,而是减少产能和产量、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改变旧的 S 型曲线,创造新的 S 型曲线,实现新的报酬递增。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的传统工业品,九成以上已经处于绝对过剩状态。这与消费不足问题交互作用,是导致我国微观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继续盲目扩大产能过剩,最后会酿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

无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年我们已经吃了不少亏,绝不能酿成更大且不可挽回的错误。必须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出现的普遍性绝对过剩问题,要坚决予以遏制,不能用对付相对过剩的办法来应对绝对过剩。特别是不能盲目看多看好许多已处于绝对过剩的产品需求。

比如,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错判,错上加错,一些房地产头部企业之所以频频面临 " 破产清盘 " 危机,主要就是错判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明明房地产行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透支了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需求,可是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决策者还总在期盼着再来一波、还有最后一轮的上涨,把宝压在 " 虚拟的预期需求 " 之上,结果继续加标杆、把 " 活钱 " 变 " 死钱 ",必定会 " 雪上加霜 "、一败涂地。许多房地产商正是倒在这种过度乐观的预期上,他们的趋势研判能力和预期管理能力接近于零。如房地产界目前流行的所谓房地产将长期保持十万亿的需求,完全是一种臆想,只有更客观的放低目标、做最坏的打算,切实解决高负债、高房价问题,让市场出清,房地产才能最终走出困境。

最近,我们还看到了钢铁行业也存在类似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 3 年达到 10 亿吨,钢材产量达到 14 亿吨,产能更多。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完成后人均钢材产量一般为 500 公斤,由此推算我国钢材峰值应在 7 亿吨左右(粗钢略低),现在之所以远超过理论峰值,主要原因是房地产的严重透支。有不少市场人士预计粗钢产量将长期稳定在 10 亿吨,这同样是一种误判,钢材最终可持续发展的产能应在 6 亿— 7 亿吨,因此,任何将钢材产能稳定在 10 亿吨的企图,都将产生巨大的经营风险。减产转产、提质提效才是解决钢铁绝对产能过剩的办法。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当前最需要学会的本领,就是认清并有效解决产能绝对过剩问题。

标签:

推荐阅读